原文地址: https://xiaobot.net/post/196e3247-d9e4-4e95-aa3c-179b58bf7018

收藏时间: 2022-11-21 13:33:01

文章分类: temp

文章标签:如何管理知识


首次直播回顾 + 直播福利升级(万字长文)

很意外《知识资产》的创始读者突破了四千人,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,在这里特别感谢各位的信任与支持,我们会努力不负所托,认真完成咱们的约定。

多说一句,之前许多创始读者都说没有抢到初始的优惠,其实还有方法补回来。如果觉得内容满意,可以通过合伙人计划推荐《知识资产》给朋友订阅,很快就补上这个遗憾。

同时也感谢诸位认真提问的朋友,我们把直播中的问题重新编撰整理发布于此,错过直播的朋友可以直接看文字稿,也可以通过文末二维码,关注我们视频号「flomo浮墨笔记」,点击直播回放即可查看。

本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:

  1. 问答记录(共九个问题,重新编辑近一万字内容)

  2. 第一章的写作感悟

  3. 直播福利升级

  4. 直播回放入口

Part 1:问答记录

问题 1

庐水生:看完一本书以后,怎么才算是真正消化了成为自己的知识,比如需要输出什么样的内容或者达到什么样的标准?从培养习惯的角度,“一本书只记住一句话,也没什么不好的”,怎么能保证可以抓住最有价值的那句话并真正理解吸收?

**shaonan:**我有不一样的观点,就是一本书里面对 light 有用的一句话,往往对我没用,反之亦然。

我读书的时候感觉有点像一面镜子在照我自己。比如最近在读讲神经学的《心思大开》。这本书里有一章我根本就没读,因为这个章节对我来讲根本没什么意思。但是它前面的一章在讲思维的惯性,而这个视角对我很有用,因为最近老是觉得我自己可能有一些思维上的惯性,我就记下来了。

然后你今天再问我这本书里讲啥?说实话除了那个点我都忘记了。而为何记录下这个点?是因为最近一直在提醒自己,做事情不要有一种固化的思维方式。

所以不要贪心,并不是必须写出来一个脑图,或者说写了一篇千字文才算读懂这本书,才算记住了、才算消化掉了,而是读书时,是否有能影响自己行为的内容。

**light:**我有三点想法。

第一点,是不是太贪心了?因为你指望读每本书都能得到最有价值的一句话,这是一个局部最优的策略。但是我们都知道,局部最优必然到不了整体最优。就像爬山,你要登上最高峰,肯定不是每一座小山坡你都要彻底登上去。你一定是先找到最高的山,再去攀登。

第二点,**能吸收什么,核心不取决于你在读什么,而是你持续在思考什么。**只有你持续在思考的问题,你正好读到了相关的东西,才有可能给你有启发,你才有可能去吸收。

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优化策略,「如何有效地吸取书中的知识」并不是个好问题,更好的问题是:

  1. 你持续在思考什么?你思考的问题是否足够重要?是不是正确的问题?

  2. 你是否在围绕这些问题做主题阅读?

第三点,如果你顺着这个思路想,你的输入源也应该是多样的,不仅是读书,还有跟朋友聊天、听播客、自己做事亲身实践等等。

这些都是重要的输入源,但最终的核心是你在持续思考什么问题。这些众多的输入源进入到你的思考当中,才能被你吸收。

刘十九的公众号「求智集」有一篇文章,说得非常好:有明确目的性地跟高手聊天,是比读书更好的输入源

因为书是老旧的,从开始写到出版至少要一年。其次书是静态的,你只能读,和人沟通就不一样,是有互动的,他可以及时给你答疑;且跟人聊肯定会有明确的主题,这也一定是你最近正在思考的问题。

所以如果你有明确的问题,你主动去找人聊,你主动去 search 资料,比读一本静态的书会好很多。

shaonan:对,和朋友沟通的好处就是,你拿一个不懂的问题问他,他立马能识别出来你的水平,然后他会把对话的内容直接调整到可能跟你认知差不多的水平,来给你解释这些东西。

为何读大部头书很难,因为它不会为了适应你而改变自身。但你的朋友,尤其是行业专家,他能随时调整他的难度来跟你输出。

问题 2

零零零零🌙:输入材料第一遍的时候,总是好奇心更重,想更畅快地继续读书或者听课,所以在记录方面会比较弱,感觉这个更畅快地继续往下和停下来记录这里有点矛盾,这里的度该如何把握?或者说有没有别的方式能绕开这个矛盾,达到两全其美呢?

shaonan:我喜欢读纸质书,第一遍读的时候非常快,通过划线或者略过去或者在纸上记一记,对这本书建立一个宏观的概念。如果读完后能非常引起我的好奇心,就再回来仔细读。在读的过程中就在纸上写重点,因为拿手写的过程很慢,方便思考和理解,这是一个相对笨的方法。

light: 在你的基础上再补充两点。读两遍,就是第一遍粗读,第二遍精读。

首先我觉得大部分书是没必要精读的。粗读的过程中,也是在判断这本书到底对我有多大的价值,是否要花更大的代价精读一遍,大多数书都不用读第二遍。

第二点是之前你在「产品沉思录」里介绍过渐进式笔记,这个方法对书也是一样的。

第一次读的时候,你可以去做一层标记。如果是纸书的话,直接用荧光笔做标记就好了,也可以写下附注;电子阅读就更简单了,像微信读书之类的可以直接做电子标记,包括批注之类的都很方便。

然后第二遍精读的时候,你甚至可以只读这些标记,然后再进一步去写你的笔记、理解、总结。

问题 3

KAI:通过1.5(工具控)的文章内容,想了一下自己的需求。事情很多,有长期的和短期的,临时突发的,要记的要做的,这些可以外包在哪个工具进行分类处理,并且后续能够跟踪事件的完成进度?看到 shaonan 是提到了曾经在Notion实践了P.A.R.A,后来把任务类转移出去了,希望能分享一下这个。

shaonan:我先补充一下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 P.A.R.A. 是什么,它是一种知识管理的思路。 P 是 Project 项目,A 是 Area 领域,R 是 Resource 资源,最后一个 A 是 Archive 归档,它会把所有的东西分成这四类。

我当时希望所有东西能 All in one,就在 Notion 里用了一套很复杂的东西实现了。后来为啥我不用了,就是因为为了维护这套系统花的时间,比我真正能在里面掌握东西花的时间更多,不划算。

后来我把我自己一些生活上的工作都丢到滴答清单里去,比如明天要买机票,要交个物业费这种不得不做的事情,然后我跟 light 两个人其实是在用 Linear 协作。目前我所的 flomo 里只有一些想法和摘录,没有任务。我的Notion 里有两种东西,一种是收藏的文章,另外我写的文章会放到 Notion 里,因为他排版比较方便。

我们有很多的事务,有些是任务型的、用完就丢;有些是资料型的,要放在一个库里面的,有一些是我们自己的所思所想。所以我们大概会有这三类工具,你选择一个合适的就行了。

light:我没实践过 P.A.R.A. ,但我个人习惯是一个工具就处理一类内容。

比如任务类的我一定不会跟其他笔记放一起。笔记分很多类型,我也会尽量拆开,不同类型的笔记我会放在不同工具里。

shaonan:其实这里我想说一个度的问题。第一是我觉得不要去追求 All in one,这个事太难了。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我的虽然所有东西都放在一起了,但是我当时一看 Notion 我就很崩溃,压力很大,因为什么都有。虽然 P.A.R.A. 它整理的很好,但是你的项目在里面,你写的文章在里面,你记的想法在里面,什么东西都在里面,就会感觉特别乱。所以后来就跟 light 是比较像了,这类工作就用这个工具,那类就用那个工具。

第二个问题是工具如果太多也不好。所以我觉得你可以分一分你日常生活中的几类工作。

  • 日历是一种,日历跟 todo 可以合在一起用滴答清单就能搞定。

  • 项目协作是一种,我们俩协作就可能用一种公司内的协作工具。

  • 日常思考是一种,日常的思考和日常的想法我就会丢在 flomo 里,但这个随便,你们用备忘录都行。

  • 还有一类是剪藏,比如印象笔记或飞书,类似于一个知识库,将来你想找哪些文章的话,你能快速地 search 到。

问题 4

邹杰:动手能力不强,如何减少内耗,做能真实影响现实世界的事情,这种事情一般是没有人解决过的,你要去独立解决。这里面需要经历哪些阶段?这些阶段需要做哪些事情?就像编程,虽然外面有很多资料可以学习,但是遇到一些特殊场景,比如:需要PHP重构写成其他语言,外面的博客没有讲,我就会懵逼。不知道咋处理。没有工作思路,这种创造性的知识如何得来(流程知识,接下来该怎么做能高效完成这个工作)

我总结一下这个问题:自己的动手能力不强,又想去影响这个世界,遇到的问题从来没解决过,该怎么办?

这个问题特别好玩,刚才当时我跟 light 对流程的时候,就发现文科生跟理科生的思维差异在哪里。

我有两个观点:

第一点要先接受一个事实,学一个新东西,就是很挫折的,所以要关注自己的内心。比如我前段时间想自己搞一下 Airtable 的自动化,用 Airtable、Zipper之类的各种自动化工具。这要一点代码能力,我就写的特别痛苦。但每天晚上坚持只完成一点点小事情,比如今天晚上两个小时,就只把这个文档看懂。如果遇到挫折挂了那就挂了呗。先接受挫折,先安抚好自己内心,一次一小口,我只吃一小口,但我每天都在吃。

第二点是关注目的。这事只要能搞定就行了,管他怎么搞定呢,所以 A 路走不通,我就走 B 路。核心是搞定这件事,而不是真正地去把这个工具玩出花来。所以我写的代码是不能碰的,除了我自己能看懂,别人一碰就塌了。但我觉得这是一种能前进的方式,能确保自己在往前走,而且一步一个脚印。这样也不会出现心血来潮想学一个东西,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始,纠结很久之后什么也没动的情况。

我这是一个文科生的想法,我会先从自己内心的这种情绪上来去解决。

light:当时我们一对答案就觉得,难怪大家叫你仁波切。

你的第一点是不要慌,情绪一定要稳定,但是在我这,情绪问题默认是不存在的。如果你有情绪问题,那就先不要提这个问题,先把你的情绪问题解决掉。

具体怎么解决一个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呢,有很多种不同的解法,我的小报童专栏也写过一些,展开可以讲至少一小时。

这里就只说一个最经典的方法——拆解,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拆解成多个简单的问题。

它有几个个好处,第一是化繁为简,比如说写一本书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,是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的。但是我们可以把它拆解,第一步是确定这本书的主题,第二步是确定这本书的结构和目录,接下来再去把每一节都写掉。

当然写每一节又是一个新的问题,我们可以再把它去拆解、化简。这样拆下来,每一个任务都变得更小了,而且有的任务可能是有经验的。就像写文章这种事我们是干过的,那写 20 篇文章无非就是再把它重复 20 次。这是第一点,拆解是可以化繁为简的。

第二点,拆解过程也是化未知为已知的过程。

比如刚刚的例子,写一本书是个未知的问题,但写一篇文章是个已知的问题。拆解之后会发现这些小颗粒的问题可能是你之前解决过的问题,这样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。

再比如这位读者举的例子“PHP重构写成其他语言”,这个未知问题也可以变成已知问题:1)反编译出业务系统的需求;2)用其它语言来实现这个业务系统。重构的未知问题,就变成实现的已知问题。

最后一点,拆解完之后,拆解出的小任务中可能依然会剩下一些未知的。这些未知的问题怎么办?拆解的好处是新问题的颗粒度很小,巨大的未知变成较大的未知,难度已经大幅下降。你可以再把这个较小的未知拆解成两个任务,第一个任务是去调研怎么去解决它,然后第二步是着手去解决它。

问题 5

余辉阳:给 Memo 打过很多标签,甚至标签比 Memo 本身字数还多,于是产生了困惑,怀疑打标签是否有必要。同时又有一种恐惧,如果不打这么多标签,是不是之后又会找不到,所以现在是把握不了这个整理的度,希望得到指点。(问题已压缩)

shaonan:首先来讲,很多时候我们会拿一些东西来吓唬自己,比如这个东西我丢了怎么办?那个东西我忘了怎么办?这个东西我错了怎么办?忘了就忘了呗,丢了就丢了呗。一定不要追求完美。如果我们的人生每一件事都想让它完美,让他很完整的话,那会很难受很痛苦。

然后回到这位同学的问题,他打标签打得很乱。我觉得很多人搞错了标签的用法。标签有两类,一类是**「导航型」的(第十个问题也是类似的,我在这先讲了),一类是「标记型」**的。

以 flomo 举例,我有一个「领域」的标签,「领域」下面有「产品设计」、「写作」,也有我最近在研究的 「Web3」、「AI 画图」,可能还会有「政治」、「历史」之类的东西。我会把我关注的东西放在里面。这个领域标签就是有导航性的。

剩下的另一类标签是标记型的,比如这本书属于什么作者,属于什么分类。我会在一个 Memo 上面打两类标签。这位同学说的乱可能就乱在:

  1. 他的所有标签是没有层次的;

  2. 标签中有很多同义词。

第三点是要定期 review 你的结构。我的 flomo 的标签其实经历过一阵爆炸,可能最多到个八九百,最近又在收缩。第一,我把自己不关注的领域、不重要的标签给删掉了。第二,不停的合并。比如之前我研究过一些宗教的内容,我当时把宗教分得很细,后来又觉得没必要,就把它给合在一起了。所以你要经常去回顾你的结构。

总结一下,标签并不平等,它分两类:「导向型」和「标记型」。在导向型里面,我们要经常去重新梳理结构,合并同类标签,拆分要细化的标签。另一类叫标记型的,标记型的数量倒无所谓,因为你通过导向型的标签能找到这条 Memo。

light:补充一下我的视角。不用把标签想得这么重要,因为你还有很多别的办法去找 Memo,比如 flomo 有每日回顾,随机推送一条给你,不期而遇;还有一个重要路径是搜索。

如果 memo 不是来自于复制粘贴,而是自己写的,那你脑子里一定是有印象的,是可以通过搜索来找到的。

比如 shaonan 对我有一个印象,聊天时谈到某个事情或观点,我立刻就能丢出一条相关的历史微博或笔记,很可能是两、三年前写的,但是我能立刻找到。因为我当时认真写过,我对它是有印象的。

如果你真的用心写了,之后再用时,一定是能够回忆起来的,通过搜索一些关键字是一定是能够找到的。

除了标签之外有别的路径可以到达它,所以不要把标签看得这么重要。

我个人的标签数量不多,只有一些明确觉得重要的,会有标签;其他的哪怕没标签,我也相信我需要的时候我能找到它。

问题 6

:经常会广泛涉猎不同类型的书,非针对某个领域,纯兴趣阅读,也会做一些笔记。困扰在于,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内容上没有什么关联的笔记,感觉记完后就放在那里了,没有发挥出来价值。

shaonan:以前我读书是非常散的,就是东看看西看看,最近我就不这样了,我一段时间内可能只读一到两本书。而这两本书里面 上下文我是能经常看到的。

除此之外,尽量在一段时间内只读一个领域的书是最好的。最近手边放的是《认知》《心思大开》《行为》,这些书都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和神经学相关的。一段时间内读这些相同领域书的好处就是,这本书里的东西跟那本书经常能打通或呼应,对理解两本书内容的感受可能会更深一点。

light:我当时一看到这个问题,就感知到强烈的冲突和矛盾。因为他的阅读过程是纯兴趣阅读,是非功利的;但又希望能够输出一个功利的结果。

那就两者改其一。要不就改阅读过程,把非功利的过程变成更功利的过程,你更用力地去阅读;要不你就把输出结果改掉,纯兴趣阅读就也不要希望有什么价值产生,纯娱乐。

还有一种补救的方式——之后做功利性阅读时,再回过头来看能不能跟这些非功利的内容做关联。

举个例子,我有时候读一些名人的传记,甚至一些小说,甚至说圣经什么的,你不能指望读一本圣经,就能够拯救你自己、拯救世界对吧,但是你读完之后,脑子里就会留下一些印象,之后再读功利性的东西的时候回头来看,它是不是有一些会能够关联上的。

比如我公众号下面打赏的引导语叫做「施比受更有福」,就是圣经里的句子。我读的时候是很不功利性的,但是回过头来,可以从功利的角度再去审视它、使用它,甚至可以超功利地用来引导打赏。

问题 7

罗明伟:能分享下两位是如何发现、筛选、更新自己的输入源的吗?谢谢🙏

shaonan:我受产品沉思录另一位主理人 fonter 启发比较大。

以前我可能是 search 的很多,去订阅一些信息源,但他给了一个启发是:跟着人走。

因为人有一些独特的特点。比如人会变化,他会成长,多数情况下他的生命会比许多公司要长。又比如,这些人的观点是一点一点长出来的,你能有一个脉络去观察这些观点的演进。虽然他可能在 A 公司,可能在 B 公司,在 C 公司,但他自己的很多事是不变的。

举个例子,像亚历山大·克里斯托弗,他是一个建筑学家,但他影响了互联网的很多产品设计。他写过一本书《建筑的永恒之道》,我是先找到了这本书,然后再研究这个人。他除了写了这一本书之外,还写了很多东西,影响了许多互联网大佬,比如 Alan Kay。

所以我觉得通过跟着人走会比较好。在产品沉思录也有个板块叫羔羊,我们介绍了很多人,就是希望大家能去找到这个人来去看他的思想。

但读人并不一定是读传记,因为传记很多是已经成功的人士或者已经盖棺定论了,比如像乔老爷这种。但有现在还有很多在前言的这些人,比如现在研究 AI 绘图的人。这些人的经历没有什么书、没有什么传记可以研究的,只能去看那些人发的Twitter,那些人写的文章,这样的话才能找到一些更先锋、更系统性的东西,这是我个人的看法。

light:你刚才讲先锋,但我有一个很大的基础认知是,先锋的东西不重要

当然先锋的东西并不是说完全不重要,但至少我不会如饥似渴的去追求,有你偶尔告诉我一下就行了。我会觉得长周期的东西是更重要的

比如 flomo 做的是记笔记的需求。如果看电脑的笔记软件,这个需求其实已经持续好几十年;如果不局限于电脑,笔记需求已经持续几千年,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需求,非常长周期。

我这几年核心的点都是:先锋的东西没那么重要,你没必要如饥似渴的去追求。真正把握住一些经典的、古典的东西就 OK 了。

从这个角度来说,我对信息源并不饥渴。核心不是怎么去发现更多的信息源,我的核心是做减法。

这里我再跟大家讲两个基础概念。

第一个概念叫信噪比。不要认为你接收到很多信息,就真的接收到了。其实你接收到的有两部分,一部分叫信息,一部分叫噪音。你同时接收到它们,但是处理之前你是不知道哪些是信息,哪些是噪音。

第二个概念是,随着时代的发展、技术的进步,信息流动越来越快。信息流动越快,向你涌过来的所谓的「信息」就越多。但信息流动越快的时候,它的信噪比一定是越低的,因为会有更多的噪音。在很多时候,我们没有做出正确的决策,不是因为没有接收到那个信息,而是有更多噪音把重要的信息给淹没了。

所以我的观点是,要去降低噪音,确保自己接收到的都是重要的东西,确保自己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浸泡在重要的信息中。

比如回到刚刚那个例子,我说先锋的东西不重要,但完全不看先锋的东西也不行。我的解法是我有一位叫 shaonan 的朋友,他很关心先锋的东西,他就是一个过滤器。他可能会看 100 个先锋的东西,然后其中有两个他觉得有意思的就会跟我说,所以他帮我过滤掉了其他 98 个噪音。

shaonan:所以这是 SaaS 对吧,Shaonan as a Service。

light:所以你帮我处理了一些信噪比的问题,帮我降噪了。

如何去减少你的输入、提高信噪比的方法我也说两个。

  1. 一位小报童的作者 Mien 介绍过的方法,就是你怎么去筛选减少你的哪一些信息源。一般人会觉得就去减少那些你觉得特别低质量的,比如说危言耸听的各种,这是一种思路。但是她的思路是:**哪些信息源你阅读非常舒服,每次读都觉得他说中了你的心里话,你觉得他特别棒,就这种信息源你应该把它取消订阅,因为他没有给你提供增量信息。**那去看什么呢?看那种反常识的,他每次讲一个东西,怎么都跟我想的不太一样,但是又好像有点道理,你要保留这种,把前面让你舒服的给取消掉。

  2. 第二个就是刚刚有人问 RSS ,其实订阅我确实现在也是比较少的,更多的还是像刚刚说的一样,带有明确的问题主动的去检索,这个时候你的吸收效率是更高的。尽量去减少订阅,减少信息 Push 给你,增加你主动的去 search 信息。

shaonan:这点我赞同。其实前两天有人问我,你的信息源有哪些?有点一时答不上来。因为我有一个问题清单,会列一些要去 research 的问题。所以现在其实更多是问题驱动的,当有了这个问题的,我会去动用一切的 search 方法,Google 也好、找朋友问也好。

我现在其实每天主动阅读的东西不太多,每周可能也就有个半天时间看看订阅的 Newsletter,其他的话公众号已经看的极少了。

问题 8

Becky钟:关于在获取信息时设立标准“拒绝那些利用你的偏见的信息们”这一点,可以具体展开谈谈吗?关于实操中如何分辨哪些信息对我们有益,哪些信息渠道更可信,谢谢🙏

light:这个问题就是你接收到一个信息,你怎么去确认它是对的还是错的,你怎么去 Verify 它、验证它。

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可拆解的工程问题。

首先,第一个维度是这个信息是什么领域的?在你的能力圈之内吗?如果在你的能力圈之内,那你脑子里一定有大量相关的概念,所以你一定能够去判断它的。

那我们再看另一个维度,如果这个信息不在你的能力圈内,那怎么去 Verify 它呢?

当然常规的做法是去验证这个信息是从哪来的,它是一个论文里写的,还是说一个自媒体小编写的,这两个信息源它的有效性不一样,这是比较常规的解法。

但这个其实也不重要,更重要的问题是:你真的需要在能力圈外去验证这个信息吗?它不在你能力圈之内,你真的要去确认他吗?我觉得大部分时候是不需要的,这个信息跟你根本没有关系。

**如果这个信息在你能力圈之外,你仍然需要去验证它,怎么办?那说明这个领域对你很重要,但是又不在你能力圈之内,你搞不定。你要做的不是验证这个单点信息,你要做的是在这个领域去建立基本的框架,然后把它变成你的能力圈。**持续验证单个信息是很累的,而且效果一定是很差的。

比如 Web3 就很典型。Web3 有很多东西听不懂对吧?但那些东西真的重要吗?你真的要理解吗?

  • 如果你觉得不要理解,那你就不要再去判断它了,不要再花心思在上面了。

  • 如果你觉得它很重要,你需要理解,那你要做的不是去判断单个信息,而是要去建立整个基本框架。你要彻彻底底的去理解 Web3 是怎么回事,从比特币开始,从以太坊开始,要从基础上去理解它。如果你不这么做,那就不要花心思关注单个信息了。

问题 9

小饼干:如何归纳自己的能力与提升全局思考能力呢,工作中总是看的点太小了,希望能锻炼全局性思维

shaonan:我的成长路径其实是从单点开始往上下游走的。

以设计师为例,意识到上游是交互设计师,你就会思考除了好看之外,这个东西好不好用。好不好用之后你要再往前问一个问题,就是这玩意用来干嘛?然后再往上走就是用户研究。用户研究了之后再往上研究这个行业是什么样的,这些人群是怎么样的,去研究人的行为动机。再往上走可能就是这堆人是怎么想的,这个人群有什么特征,那可能是微观经济学,可能是群体心理学。

不断一步一步向上下游走,就能慢慢地建立起来一个链路。

然后要明白一点,当系统最优的时候,单点往往不是最优的。比如记得我当时带了一些设计师,但他们做 research 的时候只会带一个视角,就是你觉得这个功能好不好用。用户的问题是我收到了一盒药,包装破损了,药品还能吃么?他不关心产品里面的这些点。

但如果只有设计师的视角,始终在看单点,就无法解决问题。所以我觉得要从你的这个点开始往上下游走,跟与你相关的人慢慢去建立联系。

light:答案就在问题之中,你怎么去提升全局思考能力呢?那你就多从全局去思考,缺什么你就去练什么。

具体怎么去练?我喜欢说一个词,「系统之外的视角」。

任何人、任何岗位都是在一个系统之中的。我举几个例子

  • 工程师的典型任务是去完成一个需求对吧,那如果是一个在系统之内的工程师,他会琢磨怎么把这个需求做完,好一点的工程师会琢磨怎么更快的把它做完、 bug 少一点,这都是在系统之内的思考,单点的思考,不够全局。**从系统之外去思考,就是我做这个需求是为了什么目的,它是服务于什么业务目标的,为什么要做这个。**所以真正好的工程师可能会跟产品经理 PK ,产品经理给他的需求,他会说这个没业务价值,我不做。当然可能会很让产品经理讨厌,但是你真的有全局视角,你有系统之外的视角,你应该是这样思考的。

  • 其他岗位也一样,比如说运营常见的目标是我有一个数字指标,然后我要去达成它。如果带着系统之内的视角,你就去思考怎么去有效地达成它。而系统之外的视角是为什么要去做这个东西,做这个东西跟我整体的业务目标是一致的吗,如果一致它是怎么样一致的。这些思考其实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去做这个事情,也有可能让你推翻这个目标。

如果说系统之外的视角还比较抽象的话,其实还有个更简单的说法,老板视角。你从你老板的视角来思考问题,琢磨他会怎么想。

即便是老板,比如公司的 CEO ,他一样是需要从系统之外来思考的。

  • 差的 CEO 他想的都是公司之内的事情,我这有一百个人,我怎么安排他们,怎么让他们互相制约、互相激励。

  • 但是如果**在系统之外思考的 CEO ,他更多的思考的一定是市场的问题,我们这个公司、我们这个业务在整个市场里面,它是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,他提供一个什么价值给市场、给我的用户,他是否能够持续地提供这个价值?**好的 CEO 他一定会思考这些问题。

所以我用一个词概括就叫「系统之外的视角」,通俗一点就叫「老板视角」。

Part 2:写作感受

指数级的难度

light:这本书 shaonan 去年年底就想写,跟我说,“我已经有大量积累,稍微整理就是一本书了”。我一直死死劝阻他:“千万别,这一定是个大坑。”

shaonan:对,我觉得人千万不能膨胀。因为觉得自己写沉思录也写了五年,然后 flomo 周刊大家反馈也不错,就有点膨胀了。

就像白光说的,当时就把很多资料找出来,堆一堆就想去做。后来把大纲给出版社后,他们反馈这啥你这玩意儿?你这标题不是标题,文章不是文章,结构也是没有的,脸打的啪啪响。

后来因为我们俩在做小报童,认为这种连载的方式能降低压力,才重新开始编排。其实我们在公布之前,我们俩光改大纲、目录就花了两个月。而当时的样章基本上都没留下来。

shaonan:说句实话,今天我一半的心还是虚的。

因为书跟文章不一样,文章写个 8000 字 1 万字顶天了。在这个程度上它的结构其实是清晰的,基本上就是总分总或者 Why-What-How 这种结构。

一本书的架构跟写一篇文章相比,难度不是线性增长,比如多了十倍字数,难度就是十倍。它的难度是指数级的上升,可能是一百倍。

**light:**稍微延伸一下,前段时间看了一本叫《规模》的书,它的核心论点就是:**任何一个东西,生物也好、公司也好或者城市也好,当它的规模放大 10 倍的时候,出现的其他问题一定是不止十倍的,它一定不是这么线性的。**就像一个组织,你管理 10 个人和 100 个人的难度,一定不是相差十倍。

讲人话任重而道远

Shaonan:第二个反思,就是这次其实前四节跟后面两节差别挺大的,前四节有点不说人话,写的文绉绉的。

你写的东西是为了让人看懂还是让人看不懂?因为之前写这种文体没什么事,大家还会觉得:“你好牛逼,你可以引用这么多东西”,一种莫名的满足感。但后来白光表示,这些东西太拗口,许多读者根本不具备和你一样相同的背景知识,尽量还是朴素些 —— 这么做反而更难,因为要再问问自己:那些话到底读懂没有?到底能不能拿更简单的白话说出来。

light:我自认这一点自己做得是不错的,但也还是栽了。比如第六篇「输出怪」,那篇主要是我写的,我认为都是用大白话、平铺直叙,但还是用了一个概念「第二曲线」。发布前,shaonan 跟我提了,会不会有人看不懂?我觉得不至于吧。果然还是有人看不懂,它还是一个相对专业的东西。

结构大于内容

light:我们协作的 Notion 里,有一个单独的Page,叫「原则和方法」。

第一条原则叫「做正确的事情 > 正确的做事情」。我指的就是结构要正确,与细节饱满相比,这是第一位的。

结构先正确了,再填充各种细节,这是一个比较自然的事情。但是如果结构不正确,却填充了很多细节,再要调整结构就会非常的崩溃。

首先要确保你的结构框架要对,宁愿有些地方的论述不足,有些地方的案例不足,但没关系先放着,之后一定是能够再把它补齐的,这个主次要分清楚。

具体怎么去理结构呢,无非就是两个要素。

**第一个要素是客观逻辑上的递进关系。**你会有若干个论点,可以找到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,会有一个递进关系,就按照这个递进关系来组织你所有的材料、素材。

**第二个要素是更主观的,怎么去抓读者的注意力。**一篇长长的文章或一本厚厚的书,怎么让读者看了一些就能勾起他的兴趣,让他愿意持续的看下去。

要考虑的要素无非就是这两个。

拿「误区篇」的 6 篇举例,6 篇都是同一个结构 —— 这个结构是跟莆田系医院学的,就是在百度上经常登广告的那个莆田系医院。

它的结构非常经典,分四步:

  • 第一步是「你有病」

  • 第二步是「很严重」

  • 第三步是「我能治」

  • 第四步是「得掏钱」

你们可以回去看一下,这六篇文章都是这个结构(除了没有第四步)。首先有一种现代病,它非常非常严重。然后我们有一个药方,它是这么解的……写前面一、两篇的时候,我们还在单独理结构,后面就想清楚了。感谢莆田系医院传下来的智慧。

为什么把误区篇放到第一章,也是这个原因。「误区篇」核心就讲了一个问题,就是有很多现代病,且我们有药方。但是这个药方讲了一些,好像又没完全讲完。所以如果你开始看这本书,那你看完这一章一定会希望继续看后面的,这是一个钩子。

Part 3:One More Thing

为了答谢各位创始读者的积极反馈与互动,我们准备升级一下直播福利。

  1. 确定直播答疑数量为六场,每章连载完之后会在群里/番外篇中发布预告。

  2. 除了直播答疑,还邀请到四位大咖连麦分享自己如何积累知识资产,管理知识的方法。

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,让各位创始读者有更多的收获,让我们一同见证《知识资产》的诞生。

直播回看方式